貓咪會傳染給人類的疾病

動物間不會互相傳染的疾病-宿主特殊性

貓咪感染腸炎的話會出現極度的嘔吐以及拉血,一天會有數十次,吃不下飯,瘦到骨頭突出最後因身體過度虛弱致死。當然這是指完全沒有接受治療的情況下。這些傳染力相當嚴重的病如果會傳染給人類的話,相信大家再怎麼愛貓也會不敢養。貓咪的白血病、愛滋病,腹膜炎等大部分貓咪才會得的疾病是屬於病毒性的疾病,只有貓咪間才會感染,但是其他傳染病不會傳染給狗所以貓咪傳染病患者使用過的病床即使狗狗進去使用也很安全。像這樣動物間彼此不會交換疾病的原因正是「宿主特殊性(host specificty)」。宿主特殊性的疾病不需擔心其他動物間會有彼此感染的問題,但是病毒的變形有可能影響宿主特殊性的變化。變形最嚴重的病毒就是貓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人類和動物間共同感染的疾病-人獸共同傳染病

人類和動物間會共同感染的疾病為「人獸共同傳染病(zoonosis)」。屬於人獸共同傳染病的狂牛病、碳疽病(anthrax)、SARS、狂犬病、鳥類毒感、貓傷風(Cat Flu)等,是會威脅到人類性命、相當危險的病毒。只在一部分區域發病的此疾病會經由海外旅行等國家間的自由移動而散佈到全世界。人獸共同傳染病是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大目標,另外防疫以及檢疫也是左右國家國民生命的重要問題。

貓會傳染給人的疾病種類

◊真菌症

原因 
現在地球上有七萬種以上的真菌,其中有300多種是人和動物會共同感染,只有約10多種會引起真菌性的疾病,這些大部分都是人獸共同傳染的病原體。真菌不同種類感染的途徑、症狀等各自不同,貓咪吃了長黴菌的飼料、處在潮濕以及不乾淨的環境,或與感染動物接觸等就會被感染。

症狀 
雖然內部臟器或肺都有可能被感染,但主要會反應在皮膚上,會在頭、脖子,腳等部位發生圓形脫毛症狀。對健康的人來說,真菌症並非那麼可怕的疾病,但是對於罹患糖尿病、愛滋病、酒精中毒、肥胖症、惡性腫瘍,維他命B缺乏症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來說卻有可能成為可怕的疾病,所以盡量不要讓這些患者暴露在病菌中。

預防&治療 
使用優碘等消毒藥治療的話消毒效果很好,抗真菌劑的治療效果也很好。只要把握住治療時機對於非免疫力低患者的一般人來說不是什麼需要害怕的病。


◊外部寄生蟲 
原因 
外部寄生蟲是屬於會寄生在動物或人類外部的節肢動物,帶有人獸共同傳染病原體,會誘發其他感染症。人獸共同外部寄生蟲有跳蚤、蚊子、蒼蠅,疥蟲。 
症狀 
經由吸血引發搔癢、丘疹、疹子、皮膚炎,膿包等。

預防&治療 
做些簡單的預防就可以阻絕外部寄生蟲。可以的話最好不要使用難以清洗的絨布,要常清潔被褥、沙發、床單。平常要注意衛生,最重要的是每個月做一次驅蟲可以提高預防效果。


◊內部寄生蟲
原因 
單細胞動物和蠕蟲統稱為內部寄生蟲。種類有弓形蟲和蛔蟲。弓形蟲較為人知的是會經由貓咪傳染,但其實吃牛、豬,羊等生食時而感染的情況更多。蛔蟲經由蟲卵的排出,在自然界經一定的溫度、濕度形成感染子蟲。對人類來說,如果侵入腸黏膜的話會經由右心室、肺動脈最後寄生於小腸。

症狀 
感染弓形蟲的人如果沒有出現什麼徵狀就是有抗體,即使懷孕也無妨,但是沒有感染過的人,懷孕初期感染將會對胎兒帶來影響。感染蛔蟲會出現腹痛、腸管閉塞、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

預防&治療 
至於弓形,在貓咪排便後未滿一天戴上手套清理,只要沒有吃生肉海鮮就沒有感染的可能性。蛔蟲部份,在處理被感染動物的糞便時要格外注意,可以用驅蟲劑治療。貓咪和狗一個月進行一次驅蟲,這樣不只對動物健康有保障,對處理糞便的人也有保障。


◊巴東體症(貓抓熱bartonellosis)
原因 
因多樣的巴東體細菌而產生的疾病,主要是經由多樣化的昆蟲或感染動物、與人的接觸,傷口所傳播。

症狀 
敗血症、心內膜炎,愛滋病患者會引發神經性症狀,雖然美國每年有2萬5千件的貓抓熱案件發生,但是韓國目前還未有案件發生的報告。被感染的貓咪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也不會傳染給其他家畜。傳染給人的話會有局部性的淋巴結炎。

預防&治療 
貓咪間主要都是因為跳蚤而互相傳染。所以一個月必須徹底執行一次的外部驅蟲。健康的成人被傳染的話,症狀通常很輕微,大部分會自行治癒,只要接受一般的抗炎藥和鎮痛治療就可以。但是有時候病變部位會有膿包產生,症狀會維持2~3個月。尤其是免疫力缺乏的患者需要持續的觀察以及注意。


◊巴斯德桿菌(PASTEURELLA)

原因 
指的是受到巴斯德細菌感染的牛、豬、羊以及山羊的呼吸器官疾病,以狗和貓為帶菌者傳播給人類。

症狀 
消化系統也會出現症狀。被感染動物咬傷會出現發炎、腫脹等症狀,很少出現嚴重的現象。罹患免疫力功能低下的糖尿病、肝臟系統疾病且年長者有可能發展成重病,要避免和動物接觸。

預防&治療 
本人或家人中如有呼吸器疾患或有免疫力低下等疾病而有罹患感染可能性的話,要盡量避免和貓咪同蓋一張被。貓咪的巴斯德病菌在口腔的生存率100%,腳趾20~25%,所以免疫力低的人要盡量避免和貓咪嘴對嘴,如有感冒等呼吸器症狀的話必須告知醫生自己有養貓並接受治療。

 


 

動物普遍受冠狀病毒影響 但不會跨物種傳播

動保處為了讓寵物飼主、養殖動物農戶以及獸醫師了解冠狀病毒,今天召開研討會邀請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劉振軒,主講動物冠狀病毒性疾病及引起疾病的病變症狀,並進一步教導如何消毒與防疫。

劉振軒會後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學界1937年起就開始研究,發現各種動物都有各自會感染的不同冠狀病毒,例如犬的冠狀病毒性腸炎、貓的傳染性腹膜炎、豬的傳染性腸胃炎、鼠的肝炎病毒感染、牛的冠狀病毒感染和家禽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等,但不同型病毒間不會出現交叉反應,更不易跨物種傳播。

他表示,若民眾家中寵物生病,且驗出感染冠狀病毒,飼主也不用擔心有感染風險,因為動物冠狀病毒感染上有「專一性」,例如狗專有的3種冠狀病毒會各自引發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型等疾病;貓的2種冠狀病毒會各自引發腸道型或腹膜炎等疾病,因此,家中若有貓狗同時生病,也不會互相傳染,但卻要注意有貓傳貓及狗傳狗等同物種傳播的危險。

他表示,先前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SARS和MERS,可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而這次引發武漢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為人類的第7種冠狀病毒。
不過,因動物間不會跨物種傳染冠狀病毒,所以人類冠狀病毒也不會傳染動物,尤其世界衛生組織(WHO)1月29日已說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貓狗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

劉振軒表示,冠狀病毒其實是一個大家族,可以感染哺乳動物和鳥類,就算寵物感染冠狀病毒了,飼主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與寵物接觸後多用肥皂洗手,就可以減少常見的病毒和細菌傳播。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